造次
http://www.sina.com.cn
2000年08月30日17:36 华西都市报
看到一篇文章,说是法国巴黎歌剧院要出售一万件演出服———这种行为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文章说,巴黎歌剧
院库存七万件演出服,这些服装的质地基本上是丝绸、薄纱、羊毛、天鹅绒、织锦缎等,都是蛀虫的最爱,而且,这些东西聚
在一起还有自燃倾向,已经发生过两起自燃性火灾了。
![](/news/2000-08-30/2048_fayan.jpg)
文章里没有说有没有人感兴趣。这件事的策划者、巴黎歌剧院文化部主管马丁·凯哈妮预言这会在时尚阶层中掀起一
股热潮。但是,别人问她买不买,她哈哈大笑,说:“我吗?一件也不买!对我来说,要么一万件全归我,要么宁愿一无所有
!”
恕我阴险,我怎么觉得凯哈妮女士的哈哈大笑有点阴险的味道。她不买决不是买不起———每件标价在50—100
0法郎,不用折合成人民币大家也知道的确不算贵;她不买,我想,是因为她也许明白这些服装根本就是不能卖的。
聚过光的华服,是有灵魂的。舞台上或人生巅峰处的流光溢彩若是经历了日常的端详,就像水被泼离了它的容器,一
地狼藉。世上的很多东西只能是此时此地,不能是随时随地。华服这东西,在聚光灯下或世人的注视中,在眺望和不可触摸时
,才是美妙绝伦的,前者比如巴黎歌剧院的演出服,后者比如玛丽莲·梦露和戴安娜的礼裙。但是,都在卖,而且,有那么多
粗暴的人要买。
我们该怎样纪念我们曾经有过的迷恋和梦想?比如一件《胡桃夹子》里的银白色绣花吊带羽毛短裙?
待代远年烟,后人开了衣箱,目睹一箱的粉末?或者,现时解决,一把火烧掉?粉末和灰烬都是令人心碎的好结果,
在无法收拾的残局里,可以享受一次宿命的温情启迪。
我很喜欢加缪的一个句子:“我对生活的全部的爱就在此:一种对于可能逃避我的东西的悄然的激情,一种在火焰之
下的苦味。”这个法国人这句话的意思在我的理解里是,不造次的人可以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