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风格
http://www.sina.com.cn
2000年08月29日15:16 《时装》
![](/news/2000-08-29/2011_p1.jpg)
现在的人就是现实,前几年被鼓吹成所谓艺术的服装也醒悟过来了,现在评价一个设计师水平的唯一标准就是棗销售
额。管你是艺术大师,还是跳梁小丑,只要有人买你的衣服,你的腰杆就硬。老一辈唯美大师作品的过气和新生代前卫大师的
作品形成主流,就是明证。
时装在短短100年时间里迅速成为最被关注的行业,而品牌则作为不同风格时装的代名词成为人们追逐和购买服装
的重要因素。一个世纪过去了,时装界的先驱们或仙逝或引退,但品牌依然存在,如何承袭品牌的所谓风格,并推举新的掌门
人赋予品牌新的意义,就成了新的话题。
这一切看似与你毫不相干,但试想:一个你经过多年试用才确定的御用品牌,你的衣橱中堆满了其固定风格的服装,
突然出现了一季服装你完全无法与以前买的相搭配,你要不然重新发掘一个品牌,要不然将衣橱中的家底统统换掉,你是不是
会头大如斗?
如今,各大品牌的换角风波早已不再是什么热门话题,但一个品牌的重振雄风不能仅仅依靠换个主设计。
99年夏天,古典的唯美艺术和新生代的实用主义发生了正面冲突。6月9日,法国的“时装之王”Yves Sa
int Laurent与意大利实用装品牌Gucci的Tom Ford在巴黎作了会晤。这不仅仅是法式的浪漫和意式
的实用之间的短兵相接,距不久传出的消息看来,Gucci成了YSL的新后台老板,Gucci的掌门人Tom For
d成了Yves Saint Laurent的艺术总监。
Yves Saint Laurent曾经是时装界的革命者,曾经是革命与完美的典范,可是今天完美就是过时
。让人挑不出毛病就等于什么都没做,也就引不起什么话题。在这个商业社会,形成不了话题就形成不了消费,YSL也就这
么被媒体和消费者半死不活地搁着了。
![](/news/2000-08-29/2011_p3.jpg)
顶头老板自然不会满意这样,于是在为Saint Laurent风风光光地举行完从业40周年的庆祝后,就请
他从成衣品牌Rive Gauche上下来,专心做他的高级时装去了。
消息一经传出,舆论界对YSL的继任者就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人们还沉醉于Givenchy和Christia
n Dior换角风波的完美效果,Galliano成为上次事件中的最大受益者又成为人们眼中YSL的热门人选。
另一个大集团LVMH的老板Bernard Arnault(他拥有Louis Vuitton、Chris
tian Dior、Givenchy、Celine的顶级品牌)在这一场讨论中坐收渔翁之利。他手下爱将成了舆论的
焦点。这也再次证明了他眼光的高明,近年经他起用的新人是用一个红一个。
![](/news/2000-08-29/2011_p4.jpg)
结果,前年执掌Guy Laroche的美国人Alber Elbaz雀屏中选,成为YSL 成衣品牌的新任
设计。在他执掌Guy Laroche的两季,一下将这个个半死不活的前当红品牌作得有声有色。90年代的简约与50
年代的浪漫被这位犹太青年用了近似魔术的方式结合到一起。
面对满怀期待而又十分挑剔的法国人,Alber Elbaz自然打点起十二分的精神来打理YSL。他研究了Y
SL每一季的设计,汲取他设计中的精髓。99年秋冬,一台以Alber手法诠释的YSL高级成衣展被放在人们面前,虽
然人们对Alber的谨慎颇有微词,但看得出来他们是满意的棗至少比看到Alexander McQueen为Giv
enchy设计的第一季高级时装时客气多了,这也许是Alber谦逊有礼的形象作祟。
1996年大师于贝尔·德·纪梵希光荣引退。人们纷纷猜测会由谁来继承这个为奥黛丽·赫本作过完美包装的时装
品牌。人们至今还念念不忘他为《萨布瑞娜》(《龙凤配》)、《蒂凡尼的早餐》等影片设计的服装,可是40年后的今天,
在赫本美人迟暮的同时,纪梵希也老了棗无论是人还是设计。
Bernard Arnault 一下就想到了95年以女性化设计迅速窜红的英国设计师John Galli
ano。Galliano为Givenchy4个时装季设计下来,就以混合了老Givenchy 的帅气和新浪漫主义
的设计令消费者爱不释手,贵妇们疯狂地爱上了Galliano式的勾人眼线和似火红唇。
97年,当Dior的设计师Ferre约满下台时,Bernard Arnault 将Galliano转入
Dior(山本耀司、Jean Paul Gautier都曾是热门候选人),让Galliano去过他的女性化奢华
风的瘾去了,并将更适合Givenchy的McQueen调入,经过两季的适应期,事实证明Bernard这一步又走
对了,McQueen将Givenchy最经典的刺绣和利落线条诠释得加倍完美。
说来Guy Laroche真是一块好跳板,死气沉沉所以容易做出彩儿。上次迎来了籍籍无名的Alber就迅
速将他捧成98年秋冬的红人,Alber走后,又迎来了Ronald Van Der Kamp,并迅速走红。可是除
非非常关注时尚,谁能发现Guy Laroche换了设计师。
![](/news/2000-08-29/2011_p2.jpg)
这一切让人们很郁闷,今天的新人们树立形象如此迅速,一些名字在刚刚为人们注意时就注定名垂青史。丰富的历史
为设计师们采撷灵感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虽然这一切的源头始自KarlLagerfeld86年接手Chanel时的创
作理念,但今日的年轻人们已经掌握了要领。
Cristina Oritiz这个美丽的女子在执掌LANVIN之前,在Prada有多年工作的经验让她拥
有不容小觑的强大实力。虽然坐上LANVIN设计师的宝座不到两年,Oritiz深知接手一个经典品牌的苦衷:“当你
希望打破某种方式时,你会遇到各种阻力。”
而我相信继承的设计作品不会只是设计师们明哲保身的作法。Oritiz表示:“我还是希望自己的设计作品不会
就是讲述LANVIN的历史,并用一种全新的方式解释历史,这样你的设计就不会不着边际,也更容易获得观众的认同。”
对于经验值和才华没有同步的年轻人来说,继承一个品牌,并模仿他的风格是新人对付全新局面的万验灵方。这样即
使你的设计并不出色,至少也不会比现在更差。
“我们不是来终结一切的”Alexander McQueen在谈起Givenchy的感受时说:“但我有办
法让东西好卖,销售业绩会说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