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独居瑞士》一书中,作者充满激情地说:"独身带来寒冷黑暗,但我们无法拒绝年轻的诱惑。"新经济刺激欧洲
单身汉数量的激增。但瑞典的男人快要撑不住了,他们要和女单身合并,合并!
就像哲学家曾经说过的,人类其实是孤独的动物。如今的欧洲人比他们的前辈们更热爱单身生活,这并不是因为
他们有着哲学家们的阴郁思维,而是欧洲现实经济情况的真实写照。他们的寿命越来越长,结婚却越来越晚,离婚越来越频繁
。英国人的结婚率降到160年来的最低点,而法国独居的人数在1968年到1990年间翻了个倍。
欧洲的新经济气候,培育了新一代的单身贵族。他们生长在这样一个年代,人们比以前更多地考虑到自己的利益
,可供消费的机会又无处不在。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年轻人纷纷冲出家庭这个"围城",有足够的金钱维持着他们的单身生活
。在法国的一项调查中,58%的被调查者表示,单独生活对他们而言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择,而不是一种负担。其他的欧洲
人对此也深有同感。
在很久以前,单独居住的大都是些已结婚的20多岁的专职人员或是年纪大的寡妇。那时候,拿养老金的人群,
尤其是那些年老的妇女组成了单身人群的中坚力量。而现在,单身的往往是30岁到40岁之间,拿高薪的白领一族。他们把
独身生活看作了生活状态中不可获缺的一种。在一本叫作《独居瑞士》的书里,作者充满激情地写到:"就像家庭生活总让人
想到温暖和光明一样,独身生活也会让人觉得黑暗和寒冷。但还是让我们走进单身贵族的世界里去吧。看看他们,是如此年轻
、如此美丽,如此强壮。这就是现在的年轻人,他们要的是独自生活。"
当然,繁荣的经济也意味着年轻人们必须工作地更加辛苦和努力。这也在客观上剥夺了他们同家庭成员相聚的时
间。35岁的阿洛依是名作曲家,独居巴黎。因为有太多的工作要去完成,他连感受孤独的时间都没有。可他依然坚持着这样
的生活。他说,除非有一位理想女性出现,他不愿意改变目前的生活状态。
现在的单身贵族们,只希望身边有所谓的"伴侣",双方的关系不用维持很久,当然,也就不用担上什么责任。
在媒体、广告和信息产业就职的年轻人都希望能过上单身生活。他们的职业就是要和人进行沟通,每天说的口干舌燥。因此他
们最想得到的就是清静,从工作中逃脱出来的清静。一家体育用品公司的营销主管理查德·莫里说,他那套18世纪风格的别
墅是逃避工作的避难所。莫里说:"宁静对我来说是种可望不可及的奢侈。"
对女性们来说,独身生活有着不可抵挡的魅力。一旦组成了家庭,女人们总被强迫成为家庭主妇。为了同这种根
深蒂固的想法作斗争,女性们选择的最佳方式就是独居。年轻的银行家凯尔格雷就是这么想的。她并不排斥婚姻,可如果为了
一个男的,就必须放弃自由,那她绝对不干。她觉得,即使结婚了,她也得有自己的房间---一个可以让自己逃遁的地方。
单身贵族的出现让商人喜笑颜开。只要单身公寓一出现,体操房、酒吧、旅馆就会像雨后春笋般接踵而至,然后
还会有音乐厅、剧院和艺术画廊。因此,连法国文化交流部长说,单身一族丰富了法国人的文化生活。尤其是那些比男人更热
爱单身岁月的女孩子们。她们同单身的朋友们比邻而居,亲热地好像成了一大家子。她们成群结对地去周围的体操房、酒吧,
反正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充满生活情趣。
而男人们一旦独居,就成了件悲哀的事,他们只会在那儿看电视、喝啤酒。最近,丹麦对19000位居民进行
身体检查,发现30%的男性独居者患上了慢性病,而有家庭的人相对健康一些。从事这项研究的专家说,因为独居男人更容
易嗜烟嗜酒。单身和离婚的男人人更容易自杀,或是染上肝并糖尿病甚至肺癌。一些专门研究性行为的专家们在对单身一族进
行调查后得出的结论是,大部分男人觉得自己的性生活并不幸福。
而且,当这些男性单身族们退休后,生活也许会突然变得艰难困苦。他们没有了固定的收入和社会生活,日趋糟
糕的健康状况和对人身安全的担忧也许会使他们不再向往自由,而是渐渐变为对孤独的无尽恐慌。
瑞典人为此开始启动合居工程,使单身族们在后半生能共同渡过,不至于太过寂寞。
斯德哥尔摩已经有了这样一幢"为后半生"而造的公寓。那里的感觉与其说是老人公寓,不如说是大学宿舍。公
寓里的55位住户每两个月会轮到1星期的时间去做晚饭。平时他们聚在一起,就闹哄哄的大谈各自的经历,有人谈古巴,有
人谈印度,有人只能谈谈爵士酒吧。
也许对一些年纪大点的人来说,这样的生活还不错。因此,还有70多个瑞典人排队等着进入这幢建了7年的老
公寓。曼蒂在两个孩子离开她后,就搬进了这幢公寓,她是这么说的:"我搬来后自由多了,孩子们也自由多了。他们干坏事
也容易了。"老太太直率的话无疑是一种提醒。如果单身生活只是为了干坏事容易,那么一场社会变迁中的"地震"在所难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