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營造舒適合宜的生活空間
生活中只要多用一點心思,就可以製造許多意想不到的效果,並不是全得依設計師設計,例如:將一張簡單的餐桌鋪
上桌巾、擺上蠟燭、花瓶,就是另一種情境的營造。 把整個案子完全交給設計師,待完工之後只要拎著行李箱就可以進去
住了,聽起來似乎是個笑話,因為案例完成之後,將來是使用者居住,並不是設計師住,使用者對於居家的生活需求不見得會
事事相告,如此的空間很難完全符合住者,再者,這個例子似乎將使用者的DIY樂趣完全抹殺,所以,一個好的設計案子,
應該是以折衷的方式,即設計師與使用者以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的。 另外,國人對於居住空間參與感的信心普遍不夠,因
此,當專業人員將空間處理至某一程度,居住者對設計師過度依賴,經過一段時日之後,由於居住者對於居家空間沒有好好地
經營,使得生活空間不再是完工之後的面貌,完全走了樣,這都不是正確的觀念,一個完善的居家,應是硬體設備加上居住者
經由時間的累積而慢慢經營的,無法假他人之手。以下舉幾個網友經常會有的問題範例說明:
1.如何將馬賽克案貼於美耐板上? 貼馬賽克的膠水有很多種,有室內及室外之分,另外,須考慮馬賽克是重質
或是輕質的材料,以及將來的馬賽克要作何種用途,例如:馬賽克設計成餐桌,將來會置放熱食物,那麼附著劑就不是一般的
膠水。如果背材平滑的材料,可以先釘網子,增加附著力,另添加黏著劑,並在一定的施工時效裡完成,如果施工過程中,仍
有下滑的情況,可加釘子固定。
2.設計師只是站在輔佐的立場,其餘的部分可自己做? 基本上,不是不要設計師,事實上,設計的東西不是純
藝術,它與使用者有絕對的關係,其中的關係,在於流程、機能,所以只是將設計師在室內空間所扮演的角色作局部的抽離,
讓使用者放心思在佈置居家方面,這樣會比較理想。親自動手做可以學習到新事物,這些經驗的累積,是一個淘汰的過程,淘
汰不是沒有益處的。
3.如果居家空氣溼氣重,牆面是否仍可貼壁紙? 如果居家牆面已有受潮現象或漏水狀況,必須先作一番處理,
必要時須有特殊專業工具,將舊牆面作乾燥處理,才能上壁紙,否則將來壁紙容易脫落。
4.做DIY時,應如何找到專家的協助且不須付太多預算? 無論新屋或是中古屋,設計師可以提供給消費者的
是流暢的動線及確實的機能空間,這些是須要設計師的專業,而且非一般人所能為的,所以,室內空間一定與設計師有密切的
關係,當然,每位設計師的收費標準不一,事先可多作比較及參考。目前消費者最關切的是設計師的收費多寡,而不是設計師
可以提供什麼服務,一般整體案子的收費程序有一定的標準,如果是電話諮詢通常是免費的,基本上,室內設計是一個智慧財
產權的觀念,因為,當我們有法律問題諮詢律師時,須要計時收費;身體不舒服掛號看病,須要支付診療費;那,同樣的道理
,諮詢設計師一樣須要付諮詢費。 另外,想要找到適合自己的設計師,可以由坊間的室內設計雜誌案例中找尋自己須要的
設計師,彼此站在公正的立場,事先言明收費標準。事實上,設計師對於價碼高、低案例沒有特別偏好,因為在與業主溝通、
合作的過程中,所得到的認同感,並不是價碼可以評估的。 且消費者要有一正確的觀念,一般人認為付了二、三十萬元設
計費,是非常浪費,因為二、三十萬元足可購買其他家具或設備,但是如果一個好的設計案,可以使空間增加一、二坪的使用
坪數,以市區房價來論,一、二坪的房價約四、五十萬元,由此可知,不是付了二、三十萬設計費,而是賺了四、五十萬的使
用坪數。設計師在室內空間裡有其一定的價值存在,例如:台北某醫院,為提高醫療品質,故一切硬體皆採用先進設備,在病
床方面,採用最先進的油壓式病床,而當初依建築法規規定設計的門框大小為標準式,但由於病床體積較大無法使病床進出病
房,最後導致將一千多個病房的門框全部修改,重新立新門框,這筆修改費非常可觀,然而,如果當初委請設計師代為評估、
審核所有工程設備之協調,可避免此錯誤發生,由此可看,室內設計師在室內空間裡的重要性。
本網站常常接到網友諮詢相關的設計師資訊,最先考量的問題大部份是設計費的多寡,事實上,設計師所規劃出來空
間坪效,遠遠超出所支付的設計費,一般消費者應有相同的共識。 良好空間營造的要訣即在設計師專業資訊的諮詢與個人
的用心來打造,當然多多吸收本網站的居家DIY資訊更是不可或缺的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