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倦了都市的喧嚣,告别了狭小拥挤的一居室,青年摄影家徐志伟终于禁不住乡村田园的诱惑,与众多画界艺术
家一样,举家迁至距京城四十公里的通州境内的“画家村”。

整洁的小院,地上铺着翠绿的青草,山石垒成的小池塘,几株荷花含苞欲放;爬山虎爬满了白色的院墙;红砖铺
成的小道将居室与庭院分隔开来。砖墙瓦顶的传统住宅,花格糊纸的旧式木窗保持着北方乡村的建筑风格,而白色的院墙,深
蓝色的梯形墙顶,依稀映出南方民宅的一点味道。庭院中整体的建筑风格充分体现了徐志伟“新旧共举、南北同现”的家居理
念。

正房三间,容纳了客厅和卧室;厢房有开放式厨房、餐厅和卫生间。 1997年搬进来时,北面的正房和西面
的厢房之间是分开的,因为进进出出,冬天不利房间保温,夏天易进蚊蝇,给家人的生活起居带来诸多不便。为此,徐志伟设
计了曲折式的“厅廊”将二者连接起来。厅廊的顶部全部为玻璃封顶,侧面是木结构的玻璃门窗,使整个厅廊和厢房都增加了
通透感,采光效果极佳。在厢房和正房之间,主人特意留出了 6平方米的天景小院,既保证北房的卧室有充足的阳光射入,
又便于开窗通风,避免了房间的压抑感与昏暗。
北房内,墙是红砖墙的本来面目,屋顶和门由白松装饰,可谓新旧风格并举。古色古香的中式红木家具与具现代
风格的真皮沙发、休闲椅相呼应,墙上的油画在三叶吊扇吹来的微风下,静静地诉说着主人的心境。

徐志伟是学美术出身的,后来改行从事摄影艺术的创作。深厚的艺术功底使他在家居营造上颇有几分“先天”条
件。之所以选择远离城市的乡村定居,他的理由是:城市里嘈杂喧闹,拥挤杂乱,不利于自己的创作;而乡村宁静自然,空气
好,环境没的说,久居乡村,心情舒畅。加之周围的画家村里住着不少画界朋友,这使徐志伟有了很便利的条件可以经常去拍
一些反映他们生活的照片,在徐志伟心中,这也算是一件其乐融融的美差吧。
除了摄影,徐志伟的最大爱好就是收集古代彩陶,尤其是对新石器时期的各种陶艺更是爱不释手。在他的居室中
,随处可见陶罐、陶鼓、汉砖等古董,而潘家园的旧货市场也是他经常光顾的地方,每逢手头宽裕,他总是搬回几件。几年了
,他收集的古陶不下百十件。
古陶配着乡村田园的悠然,摄影作品衬着雅居的独特品位,徐志伟就在这有古有今的融合中过着舒适自在的日子
。
特邀撰稿贾健/文并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