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书廊第一期内刊中,有主人小雨这样一段话:“存在书廊是我的小店,这里有很多书,同时出售一些好看的
画和工艺品,里面还有一个小吧可以坐坐、聊聊。这个小店,就在知春里3号楼的地下室里。我不知道这个位置选择得是否正
确,但却是我非常喜欢的。一是因为我没有钱却想要空间大一些的地方,外面正式的门脸房肯定是租不起的,而这里有100
多平方米,可以让我有多一些发挥的余地。二是对于偏僻一些的位置有些钟情。因为在我的理想中它就应该是这样的,让你某
一天在这片很平常很不起眼的地方无意间发现了它,或是跟随一位朋友弯弯曲曲地来此,没有过多的惊喜,只是觉得随意、舒
适,又有些似曾相识。
遗憾也是有的,最大的缺点就是地下室里没有阳光,而我曾多少次地想象冬日暖暖的阳光如何照着小店大大的玻
璃窗,半卷的竹帘内是静静地看书的人……
小雨个子不高,二十几岁,文文静静,像个随和而需要人爱护的邻家女孩儿,真想不出她竟撑起了这个100多
平方米的店。
几个小间,四白落地,除了摆满各色图书外,在可能的地方点缀着不少装饰品,镜框、布娃娃、干花。木质的桌
椅供读者使用,很普通的装修,但不知为什么,我与一同来拍照的摄影师有同样的感受:亲切、朴素,如许多女孩子梦想要开
的店一样,充满主人生活的影子。
■装修不是钱的事儿
与小雨聊天很享受,轻轻的静静的。
“其实装修不是钱的事儿,我喜欢自然,不愿刻意。这里原是远飞鸟酒吧,是森林木屋的样子,但多少有些粗糙
,我喜欢它原来的碎石和鹅卵石地,其它的都拆掉了。”说到这儿,小雨拿来一个花瓶给我看。“这是用原来的树皮墙裙做的
,怎么样?”树皮花瓶有种返璞归真感觉。
“有些桌子是原来的,我选了这些墨绿色的布盖上。瞧那些椅子,是我原来单位淘汰下来的,每把才十元钱,和
我这儿很配吧?”
■把家里的装饰品都搬来了
小雨说:“好多朋友来这儿觉得特别温馨,看看书,聊聊天,摆弄一下玩具和饰品,他们都以为我的家里会更好
(笑)。其实我把家里的好玩意儿都一点点搬来了!”
■一定要有个席地而坐的地方
有一个小间,里面有个不高的炕,铺着草席,扔着几个软垫。小雨说这算是工程量最大的一块儿了,但席地而坐
读书的感觉特别好,再麻烦也要做出来。果然,这里读书的人多些,尤其是女孩。
■我会坚持下去
看着热情洋溢的读者留言,发觉来读书的人都很喜爱这个地方。小雨说,开业七个月了,虽然目前不太赚钱,但
她会坚持下去,渡过难关,因为有许多朋友支持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