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心理学经过艰苦的研究,将恐惧分为四种类型。
1. 对自我丧失的恐惧,比如感到自我失败和依赖他人;
2. 对自我成长的恐惧,比如感到不安全和孤立;
3. 对变幻的恐惧,比如感到某种乃至一切事物的短暂和不可靠;
4. 对必然性的恐惧,比如感到世事的不可更改和无自主性。
这种划分有一定的道理,至少它表明了人恐惧的大部分内客,广而言之它也适用于男人。让我们一项一项地来看
。
对自我丧失的恐惧
第一种是对自我丧失的恐惧。主要指的是人对自我的认同感的消失以及因此而来的恐惧。
也许你已经感受到:在现代文明的生活里,我们的不幸与烦恼往往并非仅仅来自于物质、金钱、称心如意的工作
环境等外在条件的匮乏;就某种意义而言,其更为主要的来自我们的内心世界,来自我们对自己存在本身的困惑不解:
“我是谁?我是什么?我的存在价值是什么?”
“今天我是怎么了?明明决定了的,可事到临头又变了卦!这是我吗?”
“我本来不是那样的人,可我为什么就控制不了自己去做那些愚蠢透项的事呢?”
“我知道老师说得对,现在谈朋友会影响学习,可我一天见不到他,就像丢了魂儿似的!”
“分开时,我们俩彼此想得要命,可在一块儿时又总吵个没完,这是为什么?”
“我们什么都不缺,完全可以过得很好,可实际上我们谁也不好!”
“退休了,本该轻闲轻闲,享受一下天伦之乐了,可是现在我觉得一点儿意思也没有。”
生活真是不可思议!现代文明提供给我们的生活条件,本可以使我们享受到比前人更多、更大的快乐和幸福,可
我们的实际体验却往往相差甚远!
其实,假如你能换个角度来思考的话,也许你会发现,生活的外观存在本身无所谓什么意义:金钱、房子、家具
、彩电、冰箱、工作职务的升迁……乃至每一个细小的生活事件,是否能给你的生活带来意义,即你从中感受到的是快乐还是
痛苦,并非直接取决于它们的存在本身,更为根本的,是取决于你对人生的理解和你对生活的信念。
要了解一个人的个性,最好的办法,就是找出他自以为最有作为、最有精神的心态或道德观:在此刻,内心会有
一个声音说:“这是真正的我!”
我们来看看这个例子:印度当代大哲拉玛那·马哈希年仅17岁时,就体验了一种使他一生为之改观的恐惧感。
那时他正独自坐在他叔父印度南部的家中。突然间,他对死亡感到极度的恐惧:他那时身体十分健康,但是他很有那种自己快
要死了的感觉。于是他便躺在地上,使自己看来像具死尸一样,屏住气,不呼吸,而此刻他的心神却向内探索,研究这个“死
”的意义。在那一刹那,他的内心深处直觉地感到,虽然他的身体会死,但是他的“自我”却会活下去。他后未写道:“所有
这些念头都不是死板的思考,而是像发生在眼前、我直接感受得到的真实一般,生动鲜活地从我脑中闪过,几乎是不经过思考
的。‘我’是一种非常真实的东西,是唯一一样与我目前的状况有关的东西……自那之看.我就一直全神贯注在‘自我’这件
事上:”他已脱胎换骨,整个地改变了。几星期之后他离开家人,独自前往圣城。他在那里生活了50余年,对来自世界各地
的成千民众,讲解找寻自我的历程。
马哈希与自我的这种奇遇是非常罕见的。但他的经历.他那威力大得足以转变人生的一番经历,却是大部分人在
他们一生当中,多多少少都会体验到的一段历程:这一经历.是回答“我是谁?”这个大问题的一种动力。
对于这个问题的探究,各人看法不一,因为我们对自我无法做精确的描述。对某些人而言,自我像是北京市的火
车站.负责调度我们一生当中各式各样复杂的事情——计划、希望、渴望、立意做某事并实际采取行动,以及承担无数的重大
责任等等。对另一些人而言,自我好似心智的计算机,我们所有的经验都储藏在自我里面,当我们面临各种压力需要救援时,
自我便召唤这些经验来帮助我们。对那些信靠神灵的人而言,自我犹如一块“纯意识的镶金宝石”.它已超越了为俗务奔忙的
、较低层次的自我。
“我是谁”
因为自我这个问题是一切心理学的基础,我们愿意多费笔墨讲讲对自我的认识,也就是搞清“我是谁”的问题:
如果我们叫一个3岁的幼儿指指自己,他可能会把手指放在自己的肚脐上。若以同样的问题,问一个较大的孩子
或一个成人,他们的手也许会指向胸口或头脑。3500年以来,关于自我究竟何在的争论,各家说法莫衷一是,有的认为心
或肝是“我”的本源,也有人认为松果腺或其它某个与头脑有关联的器官,才是意识的发源地。更甚的是,确定自我的特质,
要比找出自我在人体中的位置更为困难。
也许,我们不易为自我下一明确定义的原因,是由于我们所找寻的目标也正是好从事寻找的主体:换言之,如果
自我简单到一种我们能够了解的程度,那么,我们也就简单到一种我们无法了解自我的程度了。早在公元前500年,大师们
就已将自我视为一种概念,他们认为在意识的核心部分。并无任何有形的自我,而只有与空幻的自我附着在一起的思想、情绪
、感觉和意念。近年来,认知心理学家也认为自我是无形的,他们的观点与佛家的说法大体一致.认为自我只不过是一张非常
复杂的心理地图或是一系列的背景知识与经验,而借着这样的地图或以往的知识、经验,使我们认知周遭环境的心理活动,能
进行得更有条理。
另一些心理学家却主张,事实上确有“真实的自我”:詹姆斯·马斯特森甚至研究出,真实的自我包含下列成分
:
* 能够在充满活力、激昂兴奋和自动自发的情况下,去深刻地体验各种不同情绪的能力。
* 有自信、能坚持己见。
* 有自尊。
* 能够舒解自己痛苦的情绪。
* 做事为人肯担当、重承诺。
* 有创意、能与人深交。
* 有独处的能力。
马斯特森强调,这一真实自我并不因时空而改变。他说:“无论得意或失意,心情好或心情差,是成或是败,一
个拥有真实自我的人,他的本性永不改变,即使在他成长时,也仍旧一样。”
大多数的心理学专家都认为,若要培养一个正面的自我形象.通常都要经过一段从“小自我”的束缚中释放出来
的过程。如从“坏孩子”、“事事都求完美的人”、“懒惰的小孩”等小自我,逐渐认同自己真实的自我。为帮助你迈向正面
的自我形象,我们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 请勿以负面的自语贬抑你自己。
* 每日做一件能促进自己人格成长的事。
* 写下20句有关你自己的正面话语,并且固定每隔一阵子便念给自己听一遍。
* 在脑中想象你的真实自我。
* 使你自己与一些具有良好自我形象的人生活在一起,并以他们为学习模仿的对象。
* 阅读一些自我开拓的书籍,以巩固你那已经显露的正面自我。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对个人的自我,认识起来本就是件极难的事情,更易因为遭受失败或感到自己不再独立时将
其失去,从而带来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