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模走出女性丛林(图)
http://www.sina.com.cn
2001年03月31日23:55 《时装》
模特是采用“明星制”的运作方式,所以不仅在中国,即使在世界的范围去找,也没有找出几个真正“称心如意”的男模特。服装设计师看他们‘嫩’,是一群稚气未脱的大小伙子;企业老板看他们‘奶’,忸忸怩怩的一点老爷们儿的气质都没有;女模特看他们‘穷’,千八百块钱的出场费,连养活好自己都困难……社会上更多的人都把他们视为‘永远的配角’。然而,中国的T型台需要他们。
去年岁末,名师刘洋为’98中国时装周上的专场发布会“与狼共舞”面试模特,没想到,呼啦啦一下子来了四五十位男模。刘洋笑了,忍不住对笔者说:“看来,对男模的偏见已经烟消云散,人们开始意识到男模也会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偶像,男模特也是一种挺高尚挺充实的职业”。中国男模开始找到了本该属于自己的自信,开始在经济上,在社会形象上,与女模特平起平坐,“举案齐眉”了。
回顾中国男模,在很长的时间里,人们把“男模特”,当作一种“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边缘职业”。通过两三茬人的努力,始终没有改变其“七八棵青松”的局面,他们也没有因此而“物以稀为贵”起来。伴随着女模特们台上台下大红大紫,如日中天,男模特始终像个无精打采的幽灵,灰溜溜地存在着,没有太多的人关注他们的喜怒哀乐。如果我们以“中国模特走向何方”发问,那么女模特面临的是如何发展,而男模特面临的则是如何生存的问题。他们仍在像当年的哈姆雷特王子一样,在“活着或者死去”中犹豫徘徊。在模特业普遍存在的“性别歧视”面前,几乎每一个男模特都有一肚子的“辛酸史”。没有专门机构来统一培育并规范男模市场,各经纪公司以“奇货可居”,彼此抬价,无序竞争,使男模的整体社会形象被破坏殆尽。即使胡兵、程峻、张巍,穆江、徐江、徐志贺、雷利、川男、刘韬等国内可圈可点的几位男模,也不能靠模特的收入来应付自己的日常开销。因此,在中国的T型舞台上下,严格地讲,男模只是一些身体条件还算不错的“业余爱好者”。
笔者曾同北京概念98模特管理公司艺术总监张舰共同讨论很久,张舰认为:发展这个行业,第一步就是要发展男模市场。中国目前主要的服装品牌“十大西装”、“十大衬衫”都是给男人穿的,但是为什么给中国男人穿的服装都要用外国男人做模特呢?这其中有企业家眼光的问题,最根本的是我们从事男模市场开发的人不得力。男模市场的开发没有专门的人才,只能“等活儿上门”。另一方面,同样是因为没有专门的机构负责男模的发现培育工作,男模的职业素养与当今时装发展的需要还有很大差距。
目前,从男模的表演上看,有两个倾向亟需纠正,一种是因为没有专门的男模教练,男模只能跟着女模的教练学表演,结果有些男模沾染上很多的脂粉气,错把矫揉造作媚态十足当成了表演技巧。小筱顺子表演时不用中国男模就是因为她觉得中国男模太“女性化”。另外的一种就是错将流里流气、痞气十足的作派当作“潇酒”在T字台上炫耀。其实男模的表演应以“贴近生活”为第一要素。要知道,成功的男人们对“奶油小生”心理上有一种天然的反感;油头粉面的男人办不成大事,而痞气十足的男人“二流子样儿”又使他们对穿在男模身上的时装失去了信心。因此,男装展示以“无表演”的自然状态为最佳。
在社会变革时期,中国的男人正在奋斗中改变自己的形象,中国的男模也在奋斗中艰难地走着自己的路,相信,这群“女性丛林”中的探险者的队伍会越来越壮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