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美女在如何玩弄历史(图)
http://www.sina.com.cn
2000年12月10日11:42 北京青年报
《霸王别姬》
历史从黑暗中向我们走来。一束舞台灯光照亮了历史的一角。于是我们看到,在那里,正在上演一场两千多年前的话剧:西楚霸王项羽被刘邦的十面埋伏困于垓下,同时,他也受困于虞姬与吕雉这两个女人之间。她们二位不仅将决定项羽的前途,而且将决定中国历史未来的发展方向。
这显然是叙述者刻意要我们关注的部分。这个流传了许多年,被许多人一再演绎的故事,如今,在人艺小剧场里以莫言的方式再一次展开。如果说,以往的叙述者喜欢突出历史的残酷一面,历史成了男人之间厮杀的战场的话,那么,在莫言的叙述中,历史就是两个女人争宠于一个男人的床第。
为了突出这一点,他甚至没有让这个故事中的另一个男主人公刘邦出场。刘邦被置于舞台之外,那一束灯光并没有投向他,于是,他只能躲在历史的暗处,看别人演出这场最后由他收尾的喜剧。
虞姬占据了舞台的中心位置,吕雉则是个跳来跳去的小丑。她们都说着貌似深刻的哲理,但她们的造型、服饰却传达着另外的信息。后来她们就进入了当代叙述者的假设和想象之中。假如嫁给项羽的不是虞姬,而是吕雉;假如留在刘邦身边的不是吕雉,而是虞姬?那么,历史会不会是另外一番面貌?历史是不能假设的,但戏剧可以假设。问题在于,我们将从这种假设中得到怎样的暗示?这种假设是否可以提供对于历史的新的解释呢?
虞姬居然是项羽没能成就霸业的一个关键性因素,这一点成了话剧《霸王别姬》的核心情节。所以,最后那一幕与其说是“霸王别姬”,倒不如说是“姬别霸王”,是虞姬觉悟后对霸王的成全与诀别。尽管叙述者把这归结为伟大的爱情,这一点也在尾声得到了尽情的渲染,但是,这里面仍然有要虞姬为项羽的失败负责的潜台词。我们很容易就会由此想到历史上男性叙事的惯用伎俩,把亡国或者失败的责任推给女人。所不同的是,虞姬想到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洗刷所谓祸水的形象,殊不知,辅助君王得天下的贤妇人,她们在历史叙事中的意义,和作为祸水的女人,其实没有太大的区别。
至少在这一点上,莫言让我感到了非常的失望。他在剧作中所表达的这种思想观念的确是非常陈腐的,至少我这么认为。它的直接后果是改变了项羽的舞台形象。在这里,项羽不再是“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天神般的英雄,他给我的感觉,倒像后来晚他将近两千年进入文学叙事的贾宝玉,一个围着女人转的痴情种子。更糟糕的是,吴京安的造型和表演,不仅不像整天怜香惜玉的贾宝玉,也不能说就像有楚国贵族血统的西楚霸王。不能说吴京安表演不努力,不过,总觉得他在气质上缺很多东西。
《西楚霸王》在爱的凯歌声中结束了,历史却仍然按照自身的规律演进和发展。这也许再一次暴露了单纯的审美眼光的局限性和软弱性。
文/解玺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