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都市里的“吧”早已超出原先酒吧的范畴,变得花样翻新,风情万种,目前正在悄然兴起的各式各样的“吧”,已成为当今都市时尚消费的一个新标志。
心吧 最近在南京挂牌出现了一种新吧———心吧。“心吧”的主要消费群是都市白领一族,吧内的环境装饰及布置显得轻松、休闲、时尚,蓝色调是其主要风格。白领人士到这儿主要是为了释放平时紧张工作带来的心理压力,给自己疲惫的心灵充电,激活埋藏在心底的生活激情。吧中由一些心理学方面的专家陪你聊天,引导和调试你的情绪和心情。也有许多学生及家长到心吧咨询和接受调理。
书店吧 北京有一家颇有知名度的“书店吧”。四周高高的书架所围成的空间中,摆放着小巧玲珑的酒吧桌椅,吧台上有美酒饮品,身处其间,有一种“买书看书品饮,书香酒香交融”的特殊感觉。为了增添泡“吧”的兴趣,这里还经常举办文娱表演,开办文学沙龙,组织作家与读者联谊等活动。
玻璃吧 冒着满头大汗,攥着2米长的钢管,就着1000多摄氏度的火炉吹花瓶,这是玻璃吧里的一景。那团看似“麦芽糖”的东西,在费了好大劲儿之后吹出一个玻璃花瓶,瓶口很可能是歪的。次数多了,水平自然就会提高,还可以吹出当项链用的七彩珠串,感觉格外好。
彩妆吧 上海“彩妆吧”的出现,已将“吧”的消费内涵从吃、喝、玩延伸到“用”的范畴。“彩妆吧”内,全透明的开架式立橱,近百种色调的各种唇膏,数十种粉底、香水及应有尽有的护肤霜,无不醒目地向爱美的消费者展示着诱人的风采。来到这里,你可以毫无顾忌地问这问那,从从容容地把唇膏涂在手背上比色,直到满意为止,吸引了不少年轻女性前来“泡吧”,在“彩妆吧”既可互相交流美容体会,又可学到不少化妆技巧。
儿童吧 成都有一家别出心裁的“儿童吧”。当父母或长辈有急事缠身照顾不到孩子时,可以把他们送到“儿童吧”。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孩子们自己办理入住手续,尔后,可以自己到内设的娱乐场所游玩儿,在这里,大大提高了孩子们的自理能力。
织布吧 织布吧一般都具民族特色。比如,织布吧的四周可用华南地区苗族特有的银布挂件,图案各异的蜡染挂件点缀。织布、染布的全套家什被原封不动地搬到这里,现场还有当地的染织高手在一旁指点迷津。在这里你就是一位设计师,描图、上蜡、浸染、蒸煮及脱蜡后,一块随心点染的布就呈现在眼前了。
写作吧 在武汉,一种复合式的“写作吧”应运而生,那些夜不能寐的写作爱好者,可以全天候在这布置得温馨幽静的环境中,一头扎进成堆的报刊、书籍中,尽情地放松。这里半开放式的隔间、沙发、电话、冷热饮料、休闲食品一应俱全,既可写作,也可打盹儿休息。不过这里有两条禁令不得有违,一不准喧哗,二不满10岁者禁入。
歌剧吧 最近在上海西南角横山路上突然冒出了一个“歌剧吧”,与上海大剧院相映成趣。这个充满西洋情调的“歌剧吧”,定期有著名歌剧演员来做秀,还不乏上演诸如比才的《卡门》咏叹调,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等经典节目。
陶吧 走进陶吧仿佛走进文明的源头,墙壁经过处理呈特殊肌理状,流露出原始风情。在《人鬼情未了》的音乐声中,十几对男女围着陶盘,正精心编织着另一种心境,恍如梦幻,却又无比清晰。在陶吧里,和泥土如此地贴近,使人真正体验到了“万物出于斯”的伟大,无论你制作了一件什么东西,也无论它的精致与否,都有一种成就感。
绘画吧 坐在吧台前,要上一杯新鲜剔透的葡萄酒,或者是一杯醇香四溢的咖啡,别有一番情趣。“绘画吧”可为客人免费提供画笔、颜料和绘画纸,还有专门请来的绘画教师为客人做现场指导。
箭吧 一种仿古与现代新潮融合的运动型消遣项目———箭吧,时下在广州颇有市场。箭吧内设有古色古香的射箭大厅,还有配套的酒吧、休闲室等,环境、装饰、安全、设施及服务水准都是按五星级标准设计建造的,属于中高档的消费场所。在此除了运动健身外,也适宜会友交谈、商务交际和白领人士休闲娱乐活动。
球迷吧 提起球迷特别是足球场上的球迷,那种一如既往的执著,那种一往情深的痴迷,那种一泻千里的气势,实在令人感动,并且为之折服。然而,出现在“球迷吧”里的球迷,却又显出了另外一种情怀,他们或侃球,或干杯,显得无拘无束,给人一种异常精彩的足球赛即将开场的热闹感觉。(秦立松)
    短信发送,浪漫搞笑言语传情
    手机短信传送天气预报、演出信息、彩票号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