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背后是秩序 忙碌背后是随意
http://www.sina.com.cn
2000年09月04日11:10 羊城晚报
这是个关于时间消费的话题。到过或未到过西欧的中国人,都觉得欧洲人活得悠闲。双休日加几个长假期,一年下来,只剩一半时间干活了。所以欧洲人给我们留下的印象是:在湖边垂钓,在海边晒太阳,或是驾车兜风,户外体育……不知道时间怎样打发,这些都令我们羡煞。不过,人家悠闲也就罢了,令我们不服气的是,凭什么还要比我们富强呢?物质文明不是勤劳的人创造的吗?
记得中国有个文人二十年代到过欧洲一游,惊奇于欧洲人的懒散。不禁嗟叹上帝不公,将最肥美的一块土地让与懒洋人。更推断,以吾国民众之辛勤,不日文明之灯将点亮于东方。不幸的是,历史并没有改写,并且别人还是那么悠闲,我们仍在加班加点……
出于生意上的原因,使我有许多机会深入接触欧洲人和到欧洲实地体察。我发现国人与西方人一个很重要的区别在于:人家注重计划,而我们喜欢随意。正是这种预约将来的计划性造就了欧洲人的秩序———深植于人心和社会的秩序,使整个社会得以高效运作,每个人得以从容不迫地作息———也就是我们看到的悠闲。
在此我列举几组中西方差异的例子,供大家参考:———欧洲人每样工作都事先安排得有条不紊,不少人的日记本将每一天要干的事都大概排上,有些日子甚至是以小时计算的。
我们却是想到那算那,做到那算那,很难清楚下个月的某一天将会干什么?许多人根本就没有日记本;———欧洲人可能会给你一个电话或传真,告知大半年后的某月某日上午将会造访贵公司。我们不大当真或者根本就忘记了。但鬼佬真的会如约出现,吓你一跳;我们如果接到中国人类似的电话,只会当对方傻冒,挂上电话就把这事忘了。当然对方也不大可能如约出现。我们从来不把“预约”太当回事;———欧洲整个社会都支持和优惠这种“预约”行为。横贯整个欧洲大陆的火车票,如果提前半年预订,可半价甚至三折。
而在中国就很难接受这种远期预约,不单没有折头,还不知道该把你的预约放在电脑的那个硬盘。几天内的来回机票是近几年才有的事情,至于远期预约的来回机票、火车票,好像还未听说过;———欧洲人不喜欢拿手机,因为手机不是用作计划,而是用作随机应变的。他们任何事情都已成竹于心,不大会有什么改变;我们如果没有手机在身,真有点儿难受。
因为我们不清楚谁会找自己,自己会找谁。所以永远是一种Standby的状态,计划随Call随变,人也可能随Call随到。
所以欧洲人干活看似慢条斯理却总能落到实处。而我们看似风风火火却时时扑空。其中的道理在于:悠闲的背后是秩序,忙碌的背后是随意。三年前我经历一件事情,记忆犹新:上午我接到指示,某局长下午要到我厂“光临指导”。于是,搞卫生,布置会场,几百盆花草一小时送到并摆好,大门外的大片野草一把火烧掉再立即植上台湾草……正当我为部下的效率而感动的时候,我的手机响了,说局长中午喝多了,下午就不来了……
类似的事情许多人都时有经历,我们在高效地运作一些无效的事情。许多没有“约定”的事情会使我们正在办的事情中途改变。
应该看到,这几年我们的办事效率大有提高,但却不大注重(也很难注重)效果。我们仍是以效率为出发点,而欧洲人是以效果为出发点。效率不等于效果。所以最终人家还是比我们效率高。
正是欧洲人这种预约在先的秩序,维持着欧洲的效率,也维持着欧洲的悠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