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世界的精彩传奇(图)
http://www.sina.com.cn
2000年11月28日10:37 《时装》
象儿童故事说的那样,在很久很久以前,中国流行金器。不说皇宫禁苑,大凡王公贵族的府第都少不了摆设富丽堂皇的金杯金盏,而那时的欧洲则盛行银器。
![](/f/s/41-3-3353_1128-m1.jpg)
现在,从许多博物馆里,都能看到中世纪欧洲的能工巧匠们制作的精美绝伦的银器。中世纪,是统治者们炫耀财富的年代,也是工匠们显示艺术才能的年代。
当今世界,是大工业文化的一统天下。日常生活器皿工艺简化、设计洗练,造型已经简单到了几乎不能再简单的地步了。偶尔,回眸看一看博物馆里那些珍贵的艺术藏品,一定会让你在对历史的回顾中,勾起一丝愁怅和赞叹的。
在丹麦,却还有一家正在生产制作类似博物馆里的古代艺术藏品的企业。
全世界只有一个地方能制成顶级的银器了,这就是座落在丹麦哥本哈根的Georg Jensen银器厂。
在世界哪一个角落,都可以买到白银,但只有在Georg Jensen银器厂里,你才可以找到可以称为艺术银雕的银器。
Georg Jensen银器制造厂已经拥有94年的历史,是由丹麦银匠Georg Jensen1904年在哥本哈根创建的。他生于1866年,父亲是Raadvad刀具制造厂的一名磨工,这座工厂座落在风景美丽的哥本哈根郊区。该工厂周围的树林诱发了这个年轻人对世界的美好想象,对他以后的艺术生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926年当他60岁的时侯,他回忆了快乐童年生活中的这片树林:Raadvad是人间的天堂,是一片最可爱的树林,有神奇的橡树和山毛榉,还有一个大池塘。池塘里的水分成两支流过远方低处的草地和灌木丛。那里在日落后总聚着大群的牛,在很远的地方都可以听到它们的哞哞叫声……
![](/f/s/41-3-3353_1128-m2.jpg)
少年的Jensen在Raadvad刀具厂当学徒,很快人们就发现他应该去从事更有艺术性的职业。于是他给一名珠宝匠人当学徒,业余时间他用陶土做雕塑,他的内心充满了想当一名雕塑家的愿望。
结束了珠宝工匠的学徒生涯后,他于1887年进入皇家艺术学院,并于1892年毕业,成为一个雕塑家。他的雕塑和陶器赢得了人们的注意和喜爱。1900年,他到法国和意大利旅居了4年,这次经历使他产生了新的想法,从而改变了他的命运。
1904年,在Jensen38岁的时侯,他带着对塑雕造型艺术的热爱,和对意大利、法国和欧洲许多民族传统艺术的学习心得回到了丹麦,在哥本哈根建立了一个简单的银器制作工作间。在这个工作间里,Jensen把艺术与手工艺相结合,努力去复活银器艺术。他千方百计地把丹麦的装饰艺术传统和艺术概念重新复活起来。
1904年,在Jensen38岁的时侯,他带着对塑雕造型艺术的热爱,和对意大利、法国和欧洲许多民族传统艺术的学习心得回到了丹麦,在哥本哈根建立了一个简单的银器制作工作间。在这个工作间里,Jensen把艺术与手工艺相结合,努力去复活银器艺术。他千方百计地把丹麦的装饰艺术传统和艺术概念重新复活起来。要知道,20世纪初的欧洲已经不是传统的银器艺术天堂了,大工业文化已经席卷欧洲和美洲,甚至东亚。一切艺术文化都带着简洁、力度和革新的新奇味道。传统的银雕技艺和花草的纹饰,在现代人眼中多多少少象是一堆古董。但是,Jensen不一样,他首先是精通雕刻艺术的表现手法,又熟悉各民族,尤其是丹麦最精良的传统文化,还有他与生养他的大自然息息相通。他说过“当看着一片草叶或一个孩子时,灵感就会涌现。灵感必须是来自内心的,一种想要爆发出来的力量。”不论是做什么主题的造型,唯有这想要“爆发出来的力量”才能引导真正的艺术出现。
在Jensen的工作间里,至今还写着他的座右铭:“不要跟随潮流,但是如果你想在奋斗中保持年轻,就要遵循现在的一切。”Jensen所做的一切,不是复古,不是古代艺术的翻版,而是在前人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创新。所以Georg Jensen银器制作工作间能不断以制作精良、典雅卓绝的制品而享誉欧洲。到1935年,老Georg Jensen去世时,那小小制作间已经发展成了国际级企业。
现在的Georg Jensen公司属皇家斯堪的纳维亚集团,但企业的职工们仍遵循老Jensen的传统精神,在这里,尊重工艺的精神依然流传不辍。Georg Jensen在世时建立、订定的制作标准仍在执行。工匠一般都是坐在一些宽敞光亮而几乎万籁无声的房间内专心致志埋首工作。房内周围摆放各式保养良好的工具,每一种都有其特别作用,也象征物主的身份地位。这些工具通常是由工匠本人亲自制造,伴随主人工作一生,直至有人继承衣钵后,再流传至下一代。
厂内的工作台世代相传,已经磨得十分光滑。银器经过无数次轻力锤打,落点准确。银匠用灵敏的手指抚摸,凭感觉判断银器是否拉薄绷紧,以使银器上的优美线纹能够持久不变。金饰匠则负责锉滑磨光,制成比例准确的美观首饰。负责镂花雕刻的工匠则在略带软性的银质表面镂刻花纹图案,留下深色的纹饰。
![](/f/s/41-3-3353_1128-m3.jpg)
Georg Jensen厂内人人忙于工作,到过厂内参观的人都会留下深刻印象。在厂内工作的人大部分是工艺精湛的名师,以打制银器为终身事业。整个工场内弥漫一片愉快的气氛,但人人全神贯注地埋首工作,施展其看家本领制成精美的银器,他们的成品纯属个人工作的成果,灌注了银匠本人的浓厚感情,并引以自豪。打制一件银器每每需时数天或数星期方可完成。每当一件作品完成,每一位银器工匠都会兴奋莫名,犹如一个父亲眼看着孩子呱呱坠地,喜不自胜,它们永远都长留在银器匠的回忆中。象这样凝聚着工匠们心血的艺术品怎会不具备永久的艺术生命呢。
自1935年,老Jensen去世之后,他的传人们在Georg Jensen公司里继续开拓他的白银世界。1994年,为了纪念老Jensen,设在世界各地的Georg Jensen店纷纷展出公司成立90周年的银雕代表作品。以纪念这位蜚声世界的艺术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