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蕾:事业从“扫厕”所开始
http://www.sina.com.cn
2001年01月16日10:34 精品购物指南
当新世纪钟声响起的时候,一定有无数颗年轻的心放飞了同一个企盼:新世纪事业成功。
熙熙攘攘的人流中,也许每一个奔忙的身影,都在苦苦寻觅通向成功的道路。
苦苦寻觅的过程中,每个人都会有许多苦恼、许多艰辛。条条道路通罗马,很多条路通向成功,但哪一条才是自己的路?
王晓蕾,像你的邻家小伙一样,普通、平实,做的事属于服务行业,不时尚、不耀眼,但他说,自己找到了通向成功的小路。
王晓蕾其貌不扬,乍看上去,还有点儿蔫儿不出溜的。一旦开聊,才发现,王晓蕾身上有老北京的某些典型特性:善聊,从国家大政、为人处事,到行业前景、经营理念,侃侃而谈,但绝无夸夸其谈,平实、持重中他带有某些不易为人察觉的谨慎。
事业从“扫厕所”开始
王晓蕾做学生时一直是个好学生,成绩好,胸怀大志。爱读书,读书已经成了他的生活方式,一直到今天。他最爱读的是名人传记,而且记忆力特好,善于悟。美国汽车业巨头雅柯卡的自传对他影响深远,至今他还能清晰地讲出某些章节的内容,比如,雅柯卡做生意讲究信用,比如,“人在能跑的时候为什么要走呢”,这些已经成了他做人、做事不容动摇的理念。
名人传记读多了,王晓蕾总结出一点:要成大事的人必须有大志,同时不怕吃苦。很多名人都是从扫厕所开始的,于是,大学毕业的那个暑假,学校分配之前,王晓蕾自己到香格里拉饭店打工,还真如愿去打扫厕所!
那时王晓蕾的理想是:毕业去外企,挣一份月薪六七百元的高工资;挣到一些钱后,再自己出来做事。毕业时王晓蕾被分配到北京一家汽车厂,他没去报到,也没去外企,而是自己找了一家刚起步的小电器公司,从实验室实验员,到跑腿买车票的杂活,一人全做。做了不到一个月,有一天,他一大早到车站排队给老板买火车票,有两个外地人焦急地想夹塞儿,说是孩子病重在北京看病,但带的钱不够,要十万火急地回家取钱,必须买到当天的票。遭到很多人的拒绝后,外地人简直绝望了,这时马上排到窗口的王晓蕾接过了外地人的钱,并以雄辩的口才说服了意见纷纷的众人。买到票后,外地人感激不尽,拉着王晓蕾聊个没完。这两人中正有一个是山东一家大型中外合资丝绸企业的老板。几天后,王晓蕾坐上了开往深圳的火车,他已经是那家合资企业的总经理助理,月薪七八百元,正赶往深圳分公司上任。
没几个月工作经验的王晓蕾一下子坐在了一个众人瞩目的高位上。“有个在日本留学的同学曾给我讲过日本的‘道场’文化,道场中,每个人都必须心无杂念,兢兢业业。我从中悟出‘人生步步如道场’。在深圳那种竞争激励的环境中,每年有三分之一的服装企业破产,自己又一下子被提到那么一个高的位子上,许多东西被一下子激发出来。”不久王晓蕾就驾轻就熟了:深夜两点自己扛着大包带领工人装货;谈合同、追款;广泛联络各界企业家……
两年后,王晓蕾辞掉总经理助理的职位,带着一个新的商业计划回到北京。这次是香港一家企业集团要在北京银街合作建美食城,王晓蕾负责具体操作。如果合作成功,雄心勃勃的王晓蕾将在北京开始事业起飞。但由于某些王晓蕾意料不到的原因,合作最后没成功。
25岁的王晓蕾第一次深刻感受到挫折。深圳的工作辞了,香港老板请王晓蕾去香港,王晓蕾谢绝了。那时正是各色人等纷纷“下海”,“十亿人民九亿商”的时候,年轻的王晓蕾很快把挫折感抛到脑后,加上手里已经积攒了一点儿钱,“自己出来做点儿事的时候到了。”他和几个朋友集资在北京注册了天晓公司,王晓蕾任总经理。
从没有路的地方踩出路来
终于自己做老板了,但公司做什么、往哪个方向发展?王晓蕾不知道。别人干什么挣钱,他们干什么。卖BP机,倒电脑,搞文字照排……不会赔本,但每个月也只能挣下三五千元,而且哪一项都没有长远发展的可能。王晓蕾一天的工作往往三五个小时就能搞定。
没有主打业务,这样东打一枪,西放一炮的状态使王晓蕾苦恼。这时,统一集团在北京招聘兼职销售人员。王晓蕾的一个同学在那里工作,不用坐班,凭业绩每月能有两千来块钱的收入。正苦闷无聊的王晓蕾动心了:钱这么好挣?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于是王晓蕾应聘了。不久,王晓蕾的销售业绩被统一集团领导看好,硬是将他调入公司做行销部门的专员。之后的一年中,统一集团国内的各种大型宣传推广活动都是王晓蕾参与策划和操作的。王晓蕾没有想到,仅这么一家企业,一年中就会有这么多宣传推广活动。这些活动需要有人策划、创意,也需要有人具体实施,比如,会场布置、设备提供与维护等等。从一家企业推想到整个经济市场,王晓蕾终于给自己将近半闲置的公司找到了一条路:做会展服务。
爱读书的王晓蕾也爱琢磨,凡事要推究出个道理来。去年刘淇市长在提倡“假日经济”的同时,也提出了“会展经济”,王晓蕾说,早在四五年前,在从没有人将“会”和“展”两个字这样组合在一起的时候,他在公司的简介上已经大提特提“会展”一词,并将会展服务作为公司特色和主营业务了。但在更多人认识到会展经济和会展服务的今天,在北京会展服务上已经颇有作为颇有份量的天晓公司王晓蕾,现在说了,“我要做的不仅仅是会展服务,我要做的将是综合活动推广服务:创意、策划、实施,而不再仅仅是实施——会展服务部分。”为此,天晓公司已经成立了北京世纪天晓展示公司、上海国泰天晓策划公司。
谁都数不清每天北京会有多少会议召开。王晓蕾开始做会展服务的时候,北京刚刚有几家小公司零零星星地做这方面的业务。王晓蕾很快便大显身手。1996年天晓公司承办第三十届国际地质大会、1997年承办第十五届世界石油大会,1999年的国际摩托车展、2000年的国际汽车展、服装展及澳门回归活动、国庆50周年大庆活动,从商业推广到政治活动,从几千元的小型会展到几十万上百万的大活动,每天王晓蕾和他的员工们都奔忙在各种会场内外。
没有野心的人不会成功
王晓蕾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是某些国际公司,王晓蕾的目标是将公司做成品牌公司,最终做成国际公司。就像很多成功者喜欢“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王晓蕾不愿承认自己是“成功者”,只说自己是个正在做事的人,他认为“没有强烈成功欲望的人不会成功”。
王晓蕾很忙,忙得甚至没有了任何业余爱好——除了三五知己在一起神侃。神侃中王晓蕾往往会闪出许多火花,也一不留神侃出了自己的野心——朋友们把这段叫做“王晓蕾经典大话”,说的是,一出国的哥们儿,奋斗5年,终成百万富翁,欲荣归故里。下得飞机,汽车驶入东三环,眼前一大厦顶天耸立:天晓大厦。那哥们儿立马掉转车头:不信干不过王晓蕾!又过5年,那哥们儿已成亿万富翁,下得飞机,进入东三环,一看天晓大厦换名了,心头松口气,一路驶来,待进入长安街,却发现沿途不止一幢的天晓大厦!
当然,现在这还只是“大话”,但在这个年代里,谁敢说王晓蕾今天的大话明天不会变成现实呢!本报记者周兰
个人档案
王晓蕾1969年出生,北京人;
1991年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汽车设计专业;
1991年~1993年深圳海胜服装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
1993年7月成立北京天晓商务科技咨询公司,任总经理;
1998年12月成立北京天晓第二分公司;
2000年7月成立世纪天晓展示有限公司;
2000年8月成立上海天晓策划推广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