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新浪首页|免费邮件|用户注册|网站地图
1000份大奖疯狂派发 如何美眸传情?ellechina.com 兰蔻竞选 广东巨星影业有限公司最新消息
时尚俱乐部

新浪首页 > 时尚俱乐部 > 人物聚焦 > 北京青年报 > 正文

-刘锋:麦克-杰克逊魂上身(图)
-都市新旋律--崇尚简单
-清纯自然的埃洛娣-高赛(图)
-周大福旗舰店新世纪更精彩(图)
-图文:新世纪--把祝福写在身上
-熬夜逛街 午夜商场也“疯狂”(图)
-肖鹿唱歌“咿呀呀”(图)
-给女人评一个“购物职称”(图)
-“泪花”让美女和丑女错位(图)
-王家卫:我的花样年华没那么酷
-年根儿最酷的消费去向
-时装大腕奏响--2001狂想曲(图)
-性感拉丁热舞“惹火”京城(图)
-下世纪:让裸露更加随心所欲(图)
-未来要遮羞布还是要一丝不挂(图)
-打造“雅皮形象”从配件开始(图)
-演员何琳:“欲望”是简单的(图)
-北京VS上海--谁是未来时尚之都
-谢斌:天生要与模特结缘(图)
-“两面钟情”的瑞士积家表(图)

下载新浪即时信息软件
新浪点点通


绝活:京城拜访绒布唐

http://www.sina.com.cn 2001年01月08日10:28 北京青年报

  

  “京味茶馆”大掌柜冯建华请出他的蓝色电话本,一个一个地瞅人名儿。“这位老先生了不得。”瞅一会儿,他就向记者道一段某位京城老艺人的绝活儿。

  

  怀揣记了近40个号码的采访本,记者琢磨,先去哪家拜访呢?因为打小对国子监心存敬意,记者决定首先拜访住国子监街的“绒布唐”。

  国子监街很长,“从东头到西头,这条胡同全知道‘绒布唐’。原来蒋家胡同的老街坊也都知道我这一号。”唐启良老先生今年82岁,请来的小阿姨把他和老伴的两间小屋收拾得炉火融融。

  靠墙两个木架子,老人做的玩具挤得满满登登。问问有多少种?“多了,我也闹不清。”分分类,按材料分:绒布的、纸壳的、木头的、胶泥的;按玩法分:摆着的、会动的,还有物件的模型(比如换扇面的小柜子,比原物缩小好几倍)。但这么分也不太准确。一尊泥塑的老和尚像本是摆设,但下面露出一截线,一拽,老和尚舌头会动,一吐一吐的,右手持的木鱼还能敲响。描红绘绿的,是个花和尚。“排子马”很有些简单机械的原理。持着一端的两个木柄,向外一掰,一溜儿小马就站成一排;向内一收,小马又彼此远去了,有的走直线,有的走曲线。“中间有钉子,要是小木棍长短不一样,就走曲线,长短一样就走直线。”唐启良的老伴解释。

  孙子、重孙子都玩着这些玩意儿长大,“他们都看着不新鲜了。”“重孙子现在玩的是电子的、塑料的。”记者问老人对这些“电子、塑料的”怎么看,老人撅撅嘴只道,“我这些玩意儿传不下去了。”

  架子上的玩意儿大半是老人半年前做的。“已经很久没动手了。眼睛不行,手也抖,拿剪子也拿不住。”老伴接话:“做匹小马,缺一块没缝上,露着里面的料呢,看不见,就着急。”“现在做得不好了,以前这小马小人都得跟这木头一边儿厚,现在就是自己玩儿糊弄事儿了。”老人摆弄着“排子马”上纸糊的小马。

  各种玩具纯是手工制作,得有些“家伙事儿”。老人给记者演示:一脚踩住一块画有图形的木板,一手持一“锯”。这把“锯”有三十多年了,一块竹片,绷上一根有许多小疙瘩的钢丝。利用这些小疙瘩锯开木板。“咯吱咯吱”,木屑飘落。虽然厚厚的棉衣裤有些累赘,架势却很稳。“胶泥烂纸布片木头板儿”,唐启良的老伴说,做这些东西家里就免不了的乱,什么都有,所以闺女儿子长大了就赚乱。“他们上小学、上中学时,一下学就帮着做边边角角的活。”记者想,那会儿一大家子凑在一起,应该挺热闹吧。

  唐启良是满族人,做绒布玩具做了四辈。“旗人在前清时有俸禄,改了民国,不发钱也不发粮了,鼓捣着做点小玩意儿养家糊口。做这东西,家里人口多的不至于饿死,一个人也不会撑着。”

  四辈的手艺,没有留下文字、图纸,还有这些小玩意儿背后的老北京人的讲究、传说、风俗习惯。老人写不出来,“我没文化,小时候家里日子不好过,13岁开始跟祖母学做活儿,一直做了一辈子。”

  解放前,挑个小筐去花市、糖市上去“发”给小贩,“就是现在说的‘批发’。”赶上过年到庙会上价钱卖得好一些。1958年,唐启良进了北京玩具二厂,“这些玩意儿就不能做了。偷着做,那叫‘干私活’,是要写检查的。”老伴次年进厂,“进厂前做小绒马,专送百货大楼。这礼拜送,赶不到下礼拜就卖没了。”“这两年卖公家人家不要,私人卖又有工商的来抓。”唐老人又很体谅地说,“他们也是工作。”“被没收过几次,心疼,做好几天才能做那么多呢。”

  有一个“金马驹”,“过去人们逢过年,就去请一匹回来,保佑平安、发财。”马驹背上驮一个金元宝,“这是‘马上发财’的意思。”有一个小柜子样的东西,记者不知为何物。“这是换扇面的人挑的。柜子上有一横梁,挑起来就走,几排小铃铛,走到哪儿,哗啦啦一晃,人们就知道,给破扇子换扇面的人来了。”原物应有六七十厘米宽,老人做的大约是1/3大小,很精细地糊了花纸,串上了铜铃,两侧还有红字“当面选好,回头不换”。“50岁以下的人都不知道这个了。”老人说。还有“小马拉车”,车分黄篷子和蓝篷子,“王公大臣,平头百姓,能不能坐车,坐什么颜色的,都不能乱。”木头小车上刷着漆,上写“日行千里路,人马保平安”。

  摄影记者给老人拍照,老人停住口,不讲了。“您接着说啊。”老人摸着他的玩意儿,专注地望着镜头,“等拍完了的。”脸上很是认真。老人掏出一红一灰两个小东西,“你看这个。”灰的是记者小时候玩过的那种提线老鼠,线轴上绕有橡胶圈,手一松就能在地上“出溜出溜”往前爬。红的是一条大金鱼,尾巴是五彩的糖纸,身子上画着鳞片,涂了大红的颜色,很漂亮。

  长年做细活,唐老人的手掌没有磨出硬茧,“60年前,我在街上走,警察把我叫住,‘嘿,你的手怎么是黄的?’他以为我是抽大烟的呢,那是黄颜料!”

  临告辞,记者发现屋顶上挂着好几盏彩灯。这是唐启良老人的一个老朋友,90多岁的黄老先生做的。“不为卖,就图个乐呵。”这也是满北京城找不出第二份的手艺了。“黄老头聊北京,比我能聊。”老人这时候显出了一点和老友间的亲狎。

  “绝活绝艺”,不只在于历经时间的淘洗方成世间仅存的华光。大凡将一门手艺、一个行业演绎得炉火纯青的人,对待工作和生活,必然怀有常人所少有的爱惜之情,敬畏之意。

  时间惯于用后者替换前者,用新者替换旧者,用快者替换慢者,我们想去挖掘和展现的“绝活”,当然也不限于这些老手艺。

  在某个行业内,因资质禀赋以及后天的磨炼而得到杰出成就的,都是我们要纳入视野的。

  如果您认为自己在某一方面具备这样的才能,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登门拜访,将您的绝活绝艺讲给众多的人听。

  本版电子信箱:youcool@elong.com

  -文/本报记者刘佳

  -摄影/崔峻

相关论坛】【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
图文:北京街头的冬日丽人 (2001/01/08 02:03)
布艺:让家春意盎然 (2000/03/21 09:52)
山西长治工艺绣品畅销海外 (2001/01/02 14:51)
图文:清华大学工艺美术学院学生设计的服饰作品 (2000/12/19 00:04)
 新浪推荐
聊天室全面升级 手机大奖等着你
专题:争议“处女情结”
钻石美人:伊丽莎白-赫莉内衣写真
新浪招聘网站
辽宁队前锋张玉宁遭起诉
2000年精彩国际新闻图片回放
手机栏目提供选购、评测个性化方案
孟京辉与他的《臭虫》


您对本栏目有何建议,请向主编信箱发信。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C)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