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 时尚先锋“黄金搭档”(图)
http://www.sina.com.cn
2000年11月08日11:42 《时装》
他们是一对好搭档,几乎整天“粘”在一块儿,因为他们有一大堆工作和有关工作的话题要商量,也为了培养合作时的默契。
他们与《FASHION时装》的合作一波三折,照他们的话来说就是一上来就把他们给都“得罪”了。为了拍摄去年那组“自由”专题,由于片子的问题不欢而散。而去年由于多方面问题,导致大片拍摄日程混乱(不过,东田事后解释说那纯属误会),《FASHION时装》将东田的专访下掉。
不过就像那句老话说的一样“不是冤家不聚首”,今年经过反复斟酌拍摄封面的任务就落到冯海和东田这对好搭档身上。
我们拎着价值不菲的匆匆赶到拍片现场时,冯海已经到了,他正在为另一家杂志补拍几个镜头。从我认识他起他就总在为各大杂志拍片,他对媒体的态度一直都相当合作,有时甚至不计工本自己买布景、道具什么的,只求达到最佳效果。
由于都是圈里的熟人,我们开始瞎贫。冯海拿出一个文件夹和许多图片,开始讨论最好能达到什么效果。我很喜欢冯海的这个习惯,每次拍片之前,他都会找出许多平面的资料来大家商量,这些来自国际大师的摄影作品能给他带来某种刺激,也能让我们这些门外汉更直观地了解他的意图。
同样,东田曾跟我说过,他在美国订了一大堆杂志。回国时,为了方便不得不忍痛把书裁了,只能带一些精品回来。
模特早到了,过了预定时间东田才到。一到就马上投入工作,冯海也走进化妆间,开始端详模特,不时把模特的头发捋起来,或把她的脸转过来转过去,寻找最适合的角度和感觉
照理说每次拍片都应提前商量磨合,可是大多数时候都没有时间,所以都是“现上轿现扎耳朵眼”。于是平时的积累就显得尤为重要,学服装设计出身的冯海在服装上的感觉相当到位,对于服装表现的重点也非常准确。而他们经常混在一起,长期的亲密接触是他们的合作更有默契。
我本来饶有兴趣地站在一旁,想知道大美女的诞生,但接着就被“轰”出来了。虽然我摆出一副蛮不讲理的架势,想死赖着不走。可他们满不在乎,就是不搭理我。于是我开始找冯海的助手刺探军情,这才知道,这两天冯海忙得焦头烂额,最让他头大的还是拍片现场人山人海,七嘴八舌,什么主意都有。没多久,冯海出来了,东田在里边开始动工。由于和模特都是熟人了,所以轻车熟路,三下五除二就搞定了,手里一边忙活一边向我们吹嘘他的助手现在粉底打得比他还好了。不过东田传道受业的一定有一套,现在东田造型也有了培训班以后恐怕得叫他“李老师”了
那边的冯海已经开始布光了,不时打断化妆让模特过来拉“宝丽来”片。在这一点上,冯海非常坚持,七八张“宝丽来”拉下来,模特从丑小鸭到白天鹅的过程一览无余。站在一边看着看着,我突然觉得他们俩的角色开始混乱。冯海对妆容的精益求精,十分较劲,他经常亲自上手调整头发的位置长短,甚至眉梢的走向,他无不反复调试,对于冯先生的这份认真,我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而东田则一付大摄影师的架势,常常拿着“宝丽来”反复比较,一会儿说这边的光应该强一点,一会儿说这儿得支一块黑布,有多年拍片的经验他对摄影已经颇有造诣了,私底下冯海说东田已经算是一个大牌摄影师了。
由于《FASHION时装》的封面拍的是头像,所以机位基本上不用什么太大变化,本次用的是Armani的紫红色礼服和配饰,冯海想用深咖啡的底,遭到了我们的反对,理由是太压抑了,作为封面不够抢眼。冯海想了半天,看来他对自己的这个创意非常难以割舍,不过最后他还是接受了。
模特姜培琳长相非常古典,而且有一种旧贵族的气质,东田在作妆容时,想突出这种感觉,非常有20-30年代感觉的晕开的深眼线。发型中分,做得相当整,东田得意非凡地说:“像不像修女的帽子呀,好看!”
一边拍着就有好几个电话打进来,好象是后几天拍片做背景的事。
于是就这样忙忙碌碌一直弄到晚上10点半,下一个节目是吃饭,可是冯海可不能去了,他还得去修前几天拍的一组片子,听着他哼哼唧唧地喊累,好辛苦呀!
好了,这就是《FASHION时装》的记者带您见识的封面拍摄的全过程,你还满意吗?
|